1. 首页
  2. 新闻

Dilation Effect 研究:各大交易所账号密码泄露数据一览,应如何防范

本文由DilationEffect和吴说区块链联合发布。

分析交易所的安全防护水平并不容易,因为很难了解到交易所内部的具体安全投入情况。Dilation Effect 前期选取了智能合约授权这一独特维度对行业 TOP 交易所和机构的主要钱包地址做过分析,及时披露了发现的问题。这次我们尝试站在攻击者和用户的角度,来分析这些主流交易所的账户安全机制,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具体用户的资金安全。

一、主流交易所账户密码泄露情况

尝试通过公开的数据泄露汇集搜索网站(数据来源包括暗网、文件共享平台、历史上泄露的账户数据集等)来对主流交易所的相关域名进行筛选,你要知道,攻击者也会做同样的动作。

首先搜索 Binance.com,发现返回了 8000余条账户和密码的明文数据!我们摘取部分片段作为示例:

从这些数据中随机挑选一些进行登录尝试,发现不少的账户和密码是完全正确的,尝试登录后居然可以直接进入到下一步的二次验证阶段,比如这个 mar***@gmail.com 账户:

这时如果此用户邮箱的账号和密码也跟交易所的登录邮箱账号/登录密码相同,那攻击者就可以直接获取二次验证的邮箱验证码,从而登录用户的 Binance 账户。是不是相当炸裂?当然值得特别强调的是,我们的验证尝试到此为止,并没有做后续的动作。

Dilation Effect 初步统计了十余家主流交易所的账户密码泄露情况,每一家都有数千条的泄露记录。具体数量级别如下表格所示:

多少有点触目惊心的感觉。

由于时间有限,Dilation Effect 并没有一条条去检查这些账户密码的准确性,但通过对数据做随机挑选,我们发现每个交易所泄露的账户密码里都存在正确的账户和密码,初步估计平均的正确比例在 10%~20%左右。

账户和密码泄露并不会直接导致用户资金受损,因为交易所都提供了额外的 2FA 机制。但如果用户自己没有做好完善的设置,依然会存在资金被盗风险,比如用户只启用了邮箱验证码做验证,又或者用户的其它认证因素被攻击。

那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目前主流 2FA 二次验证机制的安全强度。

二、常见二次验证机制的安全性对比

首先给出各种二次验证因素的安全等级对比结论:

Dilation Effect 认为普通的用户邮箱是一种安全性比较脆弱的产品,邮箱验证码不是稳定的安全校验因素。时至今日,如果用户还仅仅设置邮箱验证码作为 2FA,那么可以认为这个账户的安全性为零。应该要认识到,历史上各大互联网服务厂商被攻击导致大批量的用户名/密码泄露,同时邮箱服务商也存在潜在的未知漏洞,这都导致大量用户的邮箱处于不安全状态。综合来看,邮箱验证码的安全性是很低的。


免责声明: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。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。
本文地址: - 见闻财经

下一篇:没有了
« 上一篇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 »

相关推荐